B A C K

徐茂欽系友
東吳商數系第十五屆(75級)畢業系友
時任:鉅豐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、鉅璇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精算師

搖擺於商學與數學之間~

  高中就讀理工組,依照前年聯考的錄取分數選填志願,分發到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;選擇商用數學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,商用數學系隸屬於「商學院」,我想從商、對理工科的實驗沒興趣。求學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林大風主任、林秀導師。同學們認為商數系不好唸、修課很容易被當,事實上我卻認為,雖然商數系同學被當的機率高於校內其他科系;但是,和其他治學嚴謹的校系相比是差不多的,並非特別高。除了前幾名成績優秀的同學之外,同學們被當1、2個科目是很稀鬆平常的事,當然,我也不例外。大學時對於未來規劃,我沒有任何明顯強烈的企圖心、完全沒有預設目標。雖然抱持著玩票的心態參加登山社,不過,利用課餘時間還是跟著社團一起征戰台灣高山之美。

  直到大三下學期才決定繼續升學,因為,我覺得商數系的專業性不足、替代性太高,僅以大學畢業的學歷找工作會受到限制。大學時曾經想過,未來想從事企管相關領域,但是,當時的企研所很熱門,錄取率很低,保研所錄取率比較高,冷靜分析後,以「錄取率」高低為參考標準,決定報考保研所。日後發現「家庭環境背景」也是一個影響個人選擇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關鍵因素,如果家族中沒有從事相關領域的親戚朋友,無法針對個人性向提供相關資訊(職場環境、未來性等優缺點分析)、分析建議適合發展的領域。我認為豐富多樣化的家庭教育及歷練,會造就不同視野的小孩。然而,多數父母從事的職業不一定和小孩有興趣的領域相關,進而提出前瞻性的建議,一般家庭的小孩很難具備開拓性的視野,自己只能多方嚐試、多花費一點時間去尋找發展方向。


善用「數學」這項工具~

  大三暑假才開始認真準備考試,並沒有參加補習班,不過,每天都到圖書館唸書、勤做考古題,畢業那年考上政大第二屆保研所。研究所的課程內容難度是深一些,推導數學模式是必備的,我讀得很辛苦,慶幸自己是在年輕的時候唸這些,不然,以現在的狀況回頭唸同樣的課程,可能會唸不來。求學過程中越來越了解自己,從商我有興趣,讀書沒有興趣,只是將讀書當成一種手段、工具;數學是一種基本工具,雖然計算解題的能力不差,卻沒有興趣想要繼續深入探討,當然也就無法產生特殊的見解。不過,自己既然讀保研所不參加精算考試覺得很可惜,考上研究所後便開始準備精算考試。剛開始,國內、外的精算考試都有報名參加,但由於美國精算考試的報名費很貴,如果無法一次考過,經濟負擔很大,很不巧,美國精算考試第一科就沒過,當下決定先考國內的。

  台灣的精算師需要考過8個科目才能取得執照,我在民國80年進入新光壽險公司工作,82年考取國內精算師執照,就我所知,那時公司就有7、8位同事和我一樣取得台灣的證照。個人認為台灣的精算考試不太合理,通常只考4題申論題,考試有點靠運氣;相對考運就很重要。我也曾經參加過大陸的考試,他們的出題方式:範圍規定到哪裡就測驗到哪裡,往往成績可以精準的呈現考生的實力,考生瞭解多少範圍,考後的成績就是多少;得高分完全憑實力、很難靠運氣。至於美國的精算考試更是歷史悠久,具備完整的題庫系統,想要通過考試也只能憑實力、無法靠運氣。事後回想,其實考國外證照比較有價值,國內保險公司的精算人力需求不大,如果想到外商公司工作,就一定需要國外證照。


「精算師」的迷思~

  當時,其他相關科系並未推動鼓勵同學投入保險精算領域,學統計、數學的學生沒興趣、意願報考需要考好幾個科目的精算考試;反觀,保險精算業界有很多表現傑出的商數系友,保險精算領域更是商數系的重點規劃方向之一,「精算師」是很多商數系學生的偉大夢想。退伍後進入新光保險公司工作,發現,影響職場升遷的條件因素很多,國內的保險公司家數有限,同樣的,需要的精算人員有限、市場不大,相對流動性低、替代性低、需求量小,要從基層逐步升到科長、經理等高層,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,升遷除了實力之外還需要一些因緣際會相助。國內多數的精算師都在業界工作,終於,好不容易考上精算師,照常理推論我應該要在職場上好好發揮所長。

  然而,工作上的歷練發現,職場上專業知識只佔團體運作的一小部分而已,影響力不及二分之一,一個運作正常流暢的公司除了需要員工的專業能力之外,還需要資金、人脈…等其他條件相配合。取得台灣精算執照的同一年,某個機緣下,決定到實踐大學教書。雖然,專業證照不好考,自己也花費7年時間考證照,考上證照後轉換到學校教書,外人看來有點「心血付諸東流」的感覺。不過,個人認為在大公司升遷非單靠專業知識勝出,個人敏感度、待人處世、與老闆配合度…等都很重要。還好運氣還算不錯,在大學教授「保險數學」、「統計學」,雖然換跑道,也算與保險精算領域相關,在「教師」和「上班族」兩相比較下,教書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
「18號公報」開創新市場~

  民國82年到90年以教書為主,精算業務為輔。民國85年政府公告「財務會計準則第18號公報」:依規定,台灣公開發行、上市、上櫃公司或證券公司在會計年度結束時,都必須提供根據「退休金會計準則」要求所評估的退休金精算報告,作為財務報表之表達,「退休金會計準則」要求各公司按照同一評估標準以揭露退休金負債及費用等訊息。公開發行公司依規定需要精算專業人士處理相關業務,相對增加退休金計算的市場需求,爾後精算業務分為壽險、產險、退休金精算三大領域,當時擁有壽險精算師執照的人只要再考過一科就可以處理「退休金精算」業務;同時,教育部對大學教師資格訂定新規範,我若要申請教師升等就必須具備博士學歷才能符合新標準。所以,分別同步開始準備經紀人考試和博士班考試,結果,雖然通過保險經紀人證照考試,但博士班考試連考兩次都沒考上。樂觀的自我安慰,可能是教書與我緣分已盡、或是自己也開始不喜歡教書了,經過這幾年發現,不喜歡重複性工作,特別是「改考卷」。相對的,那個時候精算事務所的工作卻越來越忙,便決定放棄教書、辭去教職,專心投入事務所、從事退休金精算業務。

  當時退休理財的市場才剛起步,如果對資產管理規劃有興趣,可以嘗試先從簡單的商品著手,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(利率、房地產、金融商品…等)以便能夠確實掌握經濟趨勢。投資理財規劃要能保有現有資產(保值)、讓目前擁有的財富不貶值,能賺錢增值、累積財富則更趨完美的理想目標。想做好這項工作需要達一定歲數與豐富的投資歷練才能讓客戶信任、具說服力,我覺得至少要超過30歲的人才能做好「理財專員」;一個人曾經做過多少件事情、管理過多少業績、賺過多少錢,若缺乏相當的投資經歷是無法讓客戶產生信任感。

  期許未來,自己能成立保險經紀人做退休理財規劃。在勞退新制實施之後退休金開始委請政府託管,一般人工作到60歲退休,光靠退休金生活絕對不夠,如何規劃增加自己的退休金(透過基金、保險…等投資理財方式)相當重要。但是能夠做「好」規劃的人有多少!有能力為客戶做好規劃要花很多心思,需要熟悉不動產、通路…等各式金融商品,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、理財專業知識是很難做好退休理財規劃,雖然,金控公司也有理財專員,但我認為真正做得好的應該是事務所(經紀人);一份工作是自己的事業或受雇的職員,工作心態差異很大。


趁年輕打下好基礎、給自己多一些機會~

  「高收入」是一種社會指標,代表性人物有兩類:專業人士(取得專業證照)、超級業務員(企圖心強、開拓業務能力強、點子多)。同學們應該趁年輕培養專業能力、認真準備精算考試,商數系專業課程的深度足夠幫助同學們通過精算考試,在全球化、國際化的競爭趨勢下,建議大家還是將重心放在美國精算執照考試,更何況,台灣精算執照考試有可能不續辦理。最理想的情況是,取得證照後儘可能到國外工作,擁有國外執照卻在台灣公司上班很不划算,國內公司的薪資待遇不高、也無法提高精算師的附加價值,如果在外商公司上班,有更多機會增加自己的工作歷練,甚至替老闆監管公司擔任總經理。年輕人要好好唸書,沒有訓練紮實的技術基礎,工作後很難呈現豐富的綜合面貌,藉由數值、市場變化的相關資訊(適合買賣商品的價位、法令、稅法、課多少稅…等)提供正確的判斷、掌握未來趨勢,實際操作後绝不是單純技術面便可完成。專業證照之外「個性」也很重要,有些人不喜歡往外跑和客戶聊天,就不適合做業務,沒有親自做過的人很難理解,沒做過業務之前,也不曉得我喜歡往外跑的業務工作,現在覺得業務工作很不錯,做業務要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心態,也需要瞭解掌握經濟趨勢,和考證照的能力很不相同。

  商數系畢業後可以走的路很廣,雖然我在大學時還不清楚自己的興趣,無法選擇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,但最重要的是維持自己的學習熱誠,保持學習心態更重要。但是,離畢業的時間越近,越覺得自己在東晃西晃、虛度光陰並不是好辦法,認真思考大學畢業後的生計問題,萬一將來找不到好工作就慘了。人需要一些危機意識、企圖心,才能真實的面對自己,為自己負責。「商數系」偏重技術面和「經濟系」偏重整體面的訓練,兩者性質有些相似,只要同學擁有實力,畢業後非常適合從商、甚至各行各業都很合適。建議同學們參加面試要全神貫注、集中精神、保持儀態、注重溝通表達方式、基本的電腦技術是必備要求。全球化後人力資源競爭更大,期待職場上能夠工作順利,除了靠專業證照之外,創意、業務力、點子多、耐操…等都是加分的要件,更要認真唸書考證照並多瞭解市場資訊增加判斷力。

  個人認為證照考試比研究所考試更重要,有證照可以證明個人的特別專長,但是,如果想進大公司工作就需要碩士學歷。公司規模大小各有利弊、優缺點,端看個人個性,沒有什麼企圖心、只想盡本分做事,大公司是不錯的選擇,但是,可能要等到60歲以後,快要準備退休才能發光發亮;小公司是什麼事都要自己來(人力招募、大小雜事…等),公司雖小組織功能卻是等比例縮小,需要的業務一樣也不缺,在小公司較容易快速增加個人歷練,不過,小公司不容易找到合適的研究人才。


人要活得愉快~

  我的座右銘是「人要活得愉快」,活得愉快比較重要,平常多想想愉快的事,就能保持愉快的心情。轉換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我的運氣真的不錯,工作職場上的轉換都很順利,雖然是在不同的環境:公司、學校、事務所,卻都還在精算領域內。商場上需要多歷練,懂得看人、識人比識字更重要,人情世故反而比較重要。期許同學們要努力在職進修把握充實自己的機會,想要多一些成功經驗就要多做正確的事,才能累積好的經驗;如果做很多錯誤的實驗,離成功只會越來越遠。